清风文学网

第76章 邀请入党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清风文学网】地址:www.smkco.net

又过了几天,李斯年如愿以偿地收到了胡适之的来信,对方如今不仅是北京大学的教务长,还兼任着英文系的主任一职,一直在国内积极地为北京大学广纳贤才。

胡适之在收到杜威教授的来信后,得知他的老师又收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华人弟子,于是便热切地邀请李斯年在完成婚事后,前往北京大学执教。

胡适之是1917年从米国毕业回国的,而李斯年则是在1918年赴美留学,因此二人并不认识,李斯年以前也并不是什么惊才绝艳之辈,这还是胡适之第一次听说他的大名。能够邀请对方也全是看在了杜威教授的面子上,因此,可见有一位牛逼的导师是如何的重要。

此时的胡适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,思想上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,他逐渐从激进的改革立场,转向了更为温和的改良主义。他倡导“多研究些问题,少谈些主义”,坚信通过逐步的、具体的改进,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,而非依赖剧烈的革命行动。这种观念的转变,无疑也受到了他的导师杜威教授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,即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,而不寻求根本性的、一蹴而就的变革。

在这一时期,胡适之异常活跃,他参与创办了数份有深远影响力的学术期刊,并亲自撰写和发表了大量文章。他的名声逐渐崛起,从新文化运动的一名旗手,逐渐成长为国内学术界的领袖人物。

拿着杜威教授和胡适之的信件,李斯年找到了父亲李举人和大哥李斯盛,跟他们谈论了自己婚后的打算,表示想和李雅琳一起去北京,李举人跟儿子进行过哲学论战,对其想要继续哲学研究工作表示认同和支持,大哥对此稍微有些不解,但他还是信守承诺,尊重了弟弟的决定。

有了明确的未来规划,李斯年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。白天,他要么和未婚妻外出约会,要么就在“涵芬楼”里埋头查找资料,此时,他终于有了时间和精力去完善他的《西方哲学史》。而到了夜晚,他则忙于参加各种社交酒会。尽管他没有按照大哥的计划走,但是他的大哥和岳父仍然期望他未来能从事商业或政治活动。

到了八月初,李斯年收到了常凯深从广东寄来的信件,邀请他南下参加革命政府的工作。然而,他还没来得及回信拒绝,就在沪上意外地见到了对方。

原来被孙大总统寄予厚望的援军,从北伐战场回撤的许崇志部下的一个师在救援途中被陈炯明收买,导致北伐军全线反攻的计划落败。孙大总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,认为继续坚守在珠江口已经没有了意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玄天无界 晚安小甜饼 计程车 这个炮灰开挂了[末世] 精液收集系统(NP 高H) 高贵的肥臀御姐花店老板竟然是媚黑母猪 日本少妇